您当前的位置是:淘歌>音乐专题>死于青春,生如夏花!--祭奠年华早逝的歌者

上一期 下一期

死于青春,生如夏花!--祭奠年华早逝的歌者

全部播放添加到全部下载

创建时间:2008-07-10
0.00评0.0

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精美”,生的辉煌,死的豁达,然而人们可以选择活的方式,却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措手不及,对那些风华正茂时就离我们远去的人,心中难免留下遗憾,“死于青春”则因此充满了悲剧色彩,让我们列数一下那些早夭的天才们……是他们的惊鸿一瞥,改写了我们的历史……生如夏花!

2Pac

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最伟大的饶舌歌手之一,2Pac短暂的一生留下太多的谜团有待解开。从1991年推出处女专辑《2Pacalypse Now》开始到1996年遭遇枪击不幸身亡,2Pac用音乐反抗整个世界,最终还是死于自己所沉溺的帮派生活,尽管对死因的猜测从未真正停止过,2Pac短短25年的人生多少令人唏嘘,但正如他在歌曲中唱的那样“即使我现在就死去,我的生命也能永远存在”!

Jim Morrison(The Doors)

整张播放

Jim Morrison(The Doors)

关于Morrison的生平我们大可以从很多影像资料中找到阅读的途径,大导演奥利弗•斯通更是为“大门”拍过同名传记电影,以诗意的影像向这位一代人的精神偶像致敬。在巴黎著名的贝尔拉雪兹公墓那座毫不起眼的墓碑前,仍有一批批的凭吊者为他献上鲜花和啤酒,Jim Morrison的一生有太多传奇值得书写,也有太多关于他的奇闻异事,如今说来仍让人津津乐道。

Elliott Smith

整张播放

Elliott Smith

2003年秋天,34岁的民谣歌手Elliott Smith死在寓所里,身上插着一把刀,初步判断为自杀。今天,我们已经习惯了用Elliott Smith和Nick Drake去定义那些敏感、低调、纤弱的民谣创作人。他们都长着和Jim Morrison一样刚及肩胛的卷发,Smith黑色,Drake栗色——但这两人的音乐中却找不出一条如Morrison用旋律的油脂包裹着的痉挛筋骨,他们的歌唱像少年的掌纹,朴素、内向、诡异,几乎令人恐惧起来,其中隐藏着的悲伤和愉悦,都是些宿命的秘密。他们的音乐和表达都很含蓄,几乎是懒散的,像在漆黑海底自身会闪烁微光的水母,幽灵般炫耀着似有似无的存在。

Nick Drake

整张播放

Nick Drake

尼克•德雷克是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又一个“梵高”式的人物,这个早夭的天才在身前并没有引起足够广泛的注意,死后他留下的三张专辑却无一例外的成为英伦民谣的经典,1969年发表第一张专辑时,Nick Drake年仅二十一岁,几乎很难相信这样孤独深沉的音乐是出自一个大学生的手笔,尽管乐评人对此称赞有加,歌迷却不怎么买账,这个挫折打击了Drake的自信心,尽管后来又陆续发表了《Bryter Layter》和《Pink Moon》这两张同样出色的作品,却仍然无法为他带来成功和荣誉。Drake因此长期郁郁寡欢,1974年因药物过量逝世时年仅26岁。

Jimi Hendrix

整张播放

Jimi Hendrix

Jimi Hendrix神奇的表演风格,让人们很难将他从记忆中磨去,所以,即便时光飞逝,亨德里格斯仍然是史上最出色的吉他演奏家之一,被称为“吉他之神”的人。1970年9月18日,因过量服用安眠药剧烈呕吐窒息而死时年仅27岁,爵士大师迈尔斯•戴维斯的预言没有成真,吉米没有变成一位伟大的爵士乐吉他手,却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吉他天才,或许吉米就是那个传说中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吉他手,用生命换来了绝技,而那六根琴弦上翻飞的声音,到底是来自天堂的仙音,还是源自地狱的魔咒?

Tim Buckley

整张播放

Tim Buckley

Tim Buckley是Jeff Buckley的父亲,被认为是上世界60年代天才歌手之一,他的歌喉富有煽动性,宽阔的音域不仅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(显然Jeff也继承了这一点),还极具情感表现力,他可以从悲伤的低吟突然改为愤怒的怒吼,他风格多变,涉足民谣摇滚、迷幻摇滚、先锋爵士能多个领域,每出一张唱片便意味着向一个新领域的挺进,这一点超越了时代和当时歌迷的承认能力,使得Buckley成为一个梵高式的悲剧人物,最潦倒的时候,他曾去开出租车和为开私车维持生计。1975年,Buckley因吸毒过量而死亡时,年仅28岁。

Ian Curtis(Joy Division)

整张播放

Ian Curtis(Joy Division)

前两年Anton Corbijn老爷子的一部《Control》多少让人们又惦念起Ian Curtis和他的Joy Division在舞台上歌唱的日子,尽管从一开始Joy Division或者说Ian Curtis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隐含了悲剧色彩-癫痫病、古怪的雨衣舞、敏感孤僻的性格、自毁倾向等等最终选择在一根绳索上黯然落幕,1980年5月17日,Ian在家看一部描述德国音乐家去美国发展,最后因为与当地人格格不入而自杀身亡的故事片《Stroscek》,当晚他不停地播放着Iggy Pop的“The idol”,5月18日,Ian写了一封给前妻的遗书后在厨房上吊自尽,终年23岁。